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
从2月传出要与东风合并,到6月宣布兵装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央企,再到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汽车”)挂牌成立,这场备受瞩目的央企重组终于宣告落地,并开启新征程。
“为什么合并告吹,为什么分立新央企”的央企重组疑问,如今终于有了答案。“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问题,而是承载了国家战略部署、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等一系列新的方向和理念,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成立一天后召开了首次媒体沟通会,对外宣布了新央企的使命与责任,公布了领导班子以及各个品牌的规划,并给出如上解释。
根据规划,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要实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新央企,新使命,重组只用了56天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领导班子”集体亮相媒体沟通会: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贾立山、邓威、邓跃明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王锟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蒲星川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亮相后,领导班子集中回答了《华夏时报》等媒体的提问。
中国长安汽车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央企”,是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由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汽车行业央企,并以序号73出现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的最新央企名录中,成为继新增的中国雅江集团之后,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长安汽车不是网传的由长安汽车升级而来的央企,而是央企重组过程中,将兵装集团的汽车业务剥离出来,再将这些业务进行整合后成立的“新央企”。《华夏时报》在此前报道中曾提到新央企或定名“中国长安”,并在当时向知情人士进行了核实,虽然得到的回复是“需要等待进一步公告”,但也没有直接否认。6月,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辰致集团”),证实了记者的猜想:为了给“新央企”腾出名字。
沟通会上,朱华荣向记者披露更多细节:“6月4日,我接受领导谈话,得知要牵头重组。10号我们把中国长安独立,并进行工商改名,到昨天(7月29日)新集团成立也才56天,这么短的时间完成重组更名,绝对是史无前例。”同时,朱华荣还提到,把原中国长安名字让出来,并更名为辰致集团,是国家规定的,更名之后中国长安就空出来了,但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公示45天。从更名到挂牌成立,动作非常快。
虽然速度很快,但整个过程非常复杂。“人员分离、资产分离,要知道原来我们兵装集团盘根错节,上百家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复杂。”朱华荣坦言。
具体来看,中国长安汽车是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的新汽车集团,总部位于重庆,注册资本200亿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注册资本354亿元,东风汽车集团注册资本156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这次重组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整合步伐正在提速。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至此,我国形成的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身披“新央企、新长安”的中国长安汽车,肩负着建设汽车强国的使命任务。中国长安汽车方面表示,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体系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将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
虽然中国长安汽车昨天(7月29日)才成立,但是已有众多大集团要和我们实施战略合作,整合资源,携手全球发展,朱华荣笑着说,“我发现,中国长安汽车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满满的机会。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太小,现在突然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言罢,他又饶有兴致地提到:“就在昨晚,我还与ICT领域的领导畅谈至深夜一两点,双方就合作事宜相谈甚欢。”
新央企,新战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当资源足够丰富,决策更加自由,中国长安汽车的独立运营,无疑为其在新兴赛道与全球化战略布局上的发力,提供了更灵活的资源和空间。“对上承接国家战略要求,对下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战略方向,推动企业高效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中国长安汽车将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三大战略计划,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以及辰致汽车零部件品牌。
有机遇,也有挑战。很多人会担心,重组后的中国长安汽车,作为央企,会不会对长安汽车旗下品牌进行干涉,进而影响当前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询问了相关知情人士,得到的回复是:“中国长安汽车采用的是垂直管理,长安汽车各个板块的市场化程度不会受到影响,只会进一步加大。”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也对记者表示:“角色和定位不会变化、只会强化。”
根据规划,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启源三大品牌将齐头并进,分别聚焦豪华智能电动、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智能移动生活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全面覆盖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新央企这个大平台上,启源会和大家一起携手并进,持续打造更美好的智能汽车出行生活。”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启源累计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22.9%。接下来,启源将推出启源Q07激光版、启源A06,以及代号B216的全新纯电小型 SUV。到2026年,启源将推出全新紧凑型轿车和SUV产品,到2027年还将推出两款中大型产品。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邓承浩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8月1日,深蓝将发布新央企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同时也将正式亮相新央企第一款全新车型深蓝L06,全球首搭3nm车规级芯片,让品牌势能、销量势能,承担起新央企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未来5年,深蓝累计将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
目前,阿维塔已完成三年四车战略布局,主要面向25万—70万元豪华市场,累计交付超过17万辆。据陈卓透露,2026年,阿维塔大5座、大6座新旗舰SUV会和另外两款全新产品将一起上市。到2030年,阿维塔将按照计划推出17款新品,覆盖SUV、轿车、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今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量稳健增长,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其中,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全年预计达成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聚焦三大计划,打造三大品牌,中国长安汽车要实现的战略定位及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这一目标,符合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贯彻国家战略,落实国资委“聚焦主责主业”的核心要求,中国长安汽车将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向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迈进。
而成为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融入全球市场。
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将全面提速,推进全球“152”布局,立足中国,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洲、欧亚等海外5大区域市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海外销量占比将达35%,累计推出新车型30款,构建“1+4”超级技术体系、“3纵3横”产品格局,并以2030年前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招募不低于500位行业顶级专家作为支撑。
朱华荣坦言,中国车企的未来,应该是海阔天空,要到更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去遨游,去参与竞争,去拥有更多的自由度。“这也是重组变成独立升级的原因,给长安一个机会,专注投入到一个全新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去,成为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公司。”
“而我们的任务非常明确,不仅要布局原来的业务,还要带动零部件、金融,甚至摩托车、商贸、物流等整个产业链出海,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和服务生态。”朱华荣表示。
新央企,新汽车,未来10年投入2000亿元
站在新起点,中国长安汽车将结合“肩负新使命、坚定新战略、打造新汽车、建设新生态、焕新新服务”等5大具体举措,向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迈进。
朱华荣预判,未来的新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因此,中国长安汽车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同时,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朱华荣强调,中国长安汽车将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对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而这不是朱华荣第一次提及“未来的新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在今年5月举办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他就曾提到:“‘AI定义汽车’是行业共识,汽车产业正加速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未来的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据悉,在机器人领域,长安汽车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2027年前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到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同时,中国长安汽车方面强调,将坚定推进科技生态横向拓展,以SDA平台为核心,拓展无人驾驶商业运营、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泛出行新兴业务等新质生产力。
关于飞行汽车,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长安汽车在去年年底已与亿航智能完成签约,共同推进飞行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今年3月,长安汽车曾在互动平台称,全力推进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瞻布局,预计今年底长安飞行汽车将完成试飞。此次沟通会上,中国长安汽车再次明确: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此外,中国长安汽车还将坚持自主、合作双线并举,持续加强与斯特兰蒂斯、福特、马自达等全球整车企业合作。强化与华为、腾讯等 ICT、消费电子等企业跨界合作,打造大流量、大粉丝群生态圈。朱华荣透露,前不久,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来长安交流,与长安一拍即合,找到了众多合作方向,迅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推进。
贾立山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安汽车将充分融合各成员单位及其合资方、战略合作伙伴等在内的所有资源,合力打造开放创新的生态体系,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需要建立长安汽车的优势。具体来说,新的生态体系是一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同时也要与合作伙伴建立互信、透明、协同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供应链。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长富资本-配资安全证券配资门户-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机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